□ 吳睿鶇河北
  7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表示,不需要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企業自己就可以做好。李克強連連點頭,稱贊董明珠的建議“很有啟發”。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也表示,不需要政府補貼,我們就希望公平。
  “不要補貼只要公平”,這背後是民營企業對公平公正市場化競爭環境的強烈渴望。“政策”也好,“補貼”也罷,仍是有形之手在動作,而“公平”才是市場經濟的內核CPU,是市場經濟運行基本法則。現在的問題是,儘管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早已形成共識,但“積極干預”仍是一些政府職能部門不懈追求的目標。從本質上講,政府與企業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但現在,一些政府職能部門往往把時間與精力放在部門利益上。
  就眼下而言,事關民企的公共政策,很多是粗線條,缺乏操作性。儘管各部委出台了民營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實施細則,但由於目前的政策和法規體系,很多都是部門立法的結果,體現了電信、鐵路等壟斷部門的訴求,怎麼解釋,如何操作,都掌控在壟斷組織與地方官員的手中。民營企業不找關係而要參與其實很難。
  此外,一些官員還憑藉手中權力,吃拿卡要。近日媒體曝光了湖南一家名為衡陽兆基銅業有限公司的民營企業股東,在微博上“自曝”一份向銀行的送禮清單。其中包括辦理貸款業務開支、銀行考察開支、招待費用、某行長喬遷送禮、某行長住院送禮等,企業存續5年間共計972萬元。《廣東民營經濟發展分析報告》中有這樣一段描述:44%的民營企業家反映,經常為到職能部門“跑關係”、“忙公關”而耗費精力。
  實際上,政府最明智的方式,是恪守權力邊界,讓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只要它合法經營,職能部門就不能找茬刁難;只要它的申請、訴求合理,職能部門就不該設置障礙。這些消極因素消除後,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化,相信這些“不要補貼”、“不要政府政策扶持”的民營企業家不僅不會“出局”、“逆淘汰”,而且會走得更遠、更好。  (原標題:讀懂“不要補貼只要公平”的弦外之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75torbk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